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统一机油详解工业润滑油,各种工业设备对润滑(2)

来源:电器工业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6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6.压缩机油 用于润滑压缩机零件(汽车、阀门),并用做压缩室的密封介质。在压缩机汽缸内油品应形成稳定的油膜,并密封摩擦表面间的空隙(汽缸活塞

6.压缩机油

用于润滑压缩机零件(汽车、阀门),并用做压缩室的密封介质。在压缩机汽缸内油品应形成稳定的油膜,并密封摩擦表面间的空隙(汽缸活塞环),同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,以防产生干摩擦太窜气。此外,经不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。

压缩机油可分成两类:一类是活塞、旋转式压缩机油,另一类是制冷压缩机油。

活塞式、旋转式压缩机油在较高温度下使用。对于多数压缩机,空气或气体经各段压缩后的温度通常有超过170-180 oC,但是也有热强度较高的活塞式压缩机出口温度超过220oC。为了保证压缩机安全运转、延长换油期、保持气压系统干净,降低摩擦及传动能耗,活塞式及旋转式压缩机油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,防止积炭生成,还要有良好的抗腐蚀、抗乳化及抗泡性。 ?

制冷压缩机油有一系列特殊要求,油品与制冷介质不断接触,介质的温度和压力经常变化。 广泛用于冷冻机中的制冷剂(氨及二氧化碳)与不加剂的润滑油不起作用(呈惰性)。因此,对于使用这种制冷剂的冷冻机可以采用深度精制的润滑油。这种油具有足够低的凝点,平缓的粘温曲线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。

温度愈高,可能性就愈大。还要考虑到两者的互溶性。此外,必须控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物对机器零件的腐蚀。 ?

高速氨冷冻机油50℃粘度数25-35平方米/s,要求具有高抗磨性和低凝点(-38℃至-40℃。溶在油中的制冷剂会降低油的粘度,因此, 油与制冷剂混合物的粘度在50℃、3-4℃3105N/mm2压力下不得低于原润滑油的一半。制冷剂与润滑油(不超过10%)混合物在冷冻机运行的最低温度下应稳定、不分层。用于冰箱压缩机的润滑油具有更高的稳定性,因为使用中不可能去观察油的变情况并进行更换,即油品要与电冰箱同寿命。

7.电绝缘油 ?

电绝缘油为液态的电介质,能保证电器设备(变压器、电容器、电缆等)带电部件的绝缘和在运行中将热量带走,并能在电开关迅速地熄灭志弧。变压器油、电容器油、电容器油及电缆油就属于此类油品。 ?

变压器油最重要的性能是抗氧化安定性,因为在变压器中要连续使用很大时间。一台变压器的电容量可达几十吨,换油往往造成很大的损耗。油品老化导致油品绝缘性能变坏,老化行成的产物附着在设备工作表面,破坏绝缘效果。因此,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要求很高。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主要怪决于介质损失角正切值(介质损耗因素)。油中不允许含任何水份和机械杂质,以免降低介电性能。为保持低温下的流动性,必需要有低的凝固点(-45℃或更低)。而为确保有效地散热,变压器油的粘度不应太高(50℃时上限为9.6 mm2/s),闪点要求不低于135-150℃。变压器油是一种专用油,任何其它油品都代替不了它。变压器油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-10年,在油开关中的使用寿命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从几十小时到3-5年。 ?

电容器油用于浇铸和浸渍电器及无线电用的低质电容器绝材料。对于这类油品最重经的是介电性质,即容积电阴率要高,50和100赫兹下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(介质损耗因素)要电容器油最重要的质量的指标是氧化安定性。 ?

电缆油是充油电缆中的浸渍和绝缘介质。它们应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,即低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高的介电强度。抗氧化安定好的油,可以保证润滑油长期而介电性能不变。


8.汽缸油 ?

其主要作用是润滑蒸汽机(船舶、固定式机器、汽锤、打桩机等)的高温部件。汽缸油应能在摩擦表面均匀分布,不生成积炭,因而要求油品在高温下有好的抗氧性能。油品的这些性能与其化学组成、原料的类型及加工方法有关。油品不应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。汽缸油分为饱和蒸汽用汽缸及过热蒸汽用汽缸油两种。 ?

饱和蒸汽用汽缸的使用条件相对缓和,通常蒸汽压力在N/m2以下,温度200以下。这类润滑油的主要性能要求是,不易被湿蒸汽和冷凝水冲刷掉。在这方面残渣油比精制的馏分油要好。在350-400℃或更高温度下使用的过热汽缸则有更高的要求,包括高的粘度及闪点。汽缸也可用于低速高负荷的机具。


9.真空用油 ?

用作真空泵的工作液体。其特点是馏分窄、挥发度低、抗氧性能好。精制过的润滑油经减压蒸馏即可得到真空气泵油。根据要求可生产常温下饱和蒸汽压较低和很低的油品。


10.纺织机油 ?

纺织机油有两个特点:

第一,粘附性好,以防机器密封不好时油品泄漏,同时使飞溅降至最低程度(因为溅出的油会落在棉纱和织物上);

文章来源:《电器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dqg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6/842.html

上一篇:聚焦创造力,老板电器从技术到产品打造业绩增
下一篇: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盘点

电器工业投稿 | 电器工业编辑部| 电器工业版面费 | 电器工业论文发表 | 电器工业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电器工业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